消毒餐具问题升级,“一元钱”真能买安心?

消毒餐具在2007年制造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针对酒店、餐厅消毒餐具收取“一元钱”费用各方单位众说纷纭,中国消费者协会观点:餐饮业提供配套服务理所当然不应另行收费,餐饮企业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并承担相应的消毒费用。至于餐饮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对餐具进行消毒,到哪里消毒,是餐饮企业自己的选择,其产生的费用应由餐饮企业自行承担,不能将消毒产生的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餐饮协会则持有不同的看法:首先餐馆都会为顾客提供餐具,其次每套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都注明使用该餐具需付费1元,消费者不愿意使用可以选择普通餐具,没有强买强卖一说。消费者普遍认为,无论是专业消毒公司提供消毒服务,还是餐馆对餐具自行消毒,都该由餐馆“埋单”,这是安全经营的责任所在,不该将这笔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也存在这样的声音,部分消费者对于支付“1元钱”的消毒费看得比较淡,这些人认为,新事物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各餐馆提供的餐具实在无法让人放心。因此,宁愿多花这“1元钱”,也想买个心安。“安心”真得能花钱买到吗?花了钱就真得安全了吗?     日前记者采访了武汉餐饮协会西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月明先生,专家提醒记者,日前“一元钱”的问题已经成为过去,而近如我们视野的、值得我们广大消费者,广大销售企业,餐厅、酒店,各个监督单位重视的应该是消毒餐具是否真正安全,真正可靠?真假消毒再一次成为我们探讨与关注的话题。     鉴于此,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少数餐饮、酒店单位对餐具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从业人员消毒知识欠缺,导致消毒结果不达标。加之一些餐馆没有保洁柜,餐具虽然已经消毒,但却又因保洁措施不到位造成2次污染。同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况,经过消毒的餐具消毒效果最多只能维持两天,所以包装上应印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两天的字样,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地方、很多餐厅、酒店的消毒餐具未能达到此要求。调查还发现,有些消毒餐具包装上的电话和厂址都是假的,一些小作坊甚至频繁更换工作场所。小作坊卫生状况堪忧,一家经营正规消毒餐具的老板说,小作坊在消毒环节省了很多步骤,充其量只能叫洗碗公司,很多工人连健康证都没有,全都在大盆里洗刷碗筷,菜的残渣漂了一盆,屋里飞着苍蝇。有的买了消毒机、洗碗机,为了省电也不用,等有人检查再开。业内有些工人还总结出“经验”:洗洁剂不洗净,放在一边控干,这样的餐具洗后光滑、亮泽。就这样的状况,我们真得能花钱买“安心”吗?我们的目光也就该从“一元钱”转换聚焦到真假消毒问题了。真假消毒亟待解决?     专家支招:为了解决饮食安全,让消费者在餐厅、酒店吃得安心与放心,各个部门都应做好把关。餐厅、酒店,在之前的消毒过程中要花费金钱但也不一定能完全保障健康卫生的情况下,可以回归自然,回归原有的洗、清、洁三个步骤,酒店、餐厅应配套完整的清洁体系,雇佣自己的清洗团队,完成清洗环节,最后运用自己洁净的消毒设施,完成对餐具的最后真正消毒。监督检查机关,要做好检查工作,对违规的单位、酒店、餐厅要予以适当的处罚。加之卫生监督部门应依照《消毒管理办法》加大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的监督力度;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等的要求,加强对这一行业的管理。对消毒后的餐具依据《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判定,消毒餐具未达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而作为消费者,应该积极配合相关监督机构,做好监督检查,从而更好的维护好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健康做出努力。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消费者的安全,为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发布日期:2012.02.02
关于我们 | 酒店一次性用品 | 客房一次性用品 | 酒店洗发水 | 合作品牌酒店 | 公司新闻 | 联系我们
展开